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食|新宿炭火燒干しんぱち食堂


烤是一種豪邁的料理方式,烤魚亦同。

剛吊起來新鮮的魚叉好,放在熊熊燃起的火旁,用遠火慢慢的烤熟,皮成金黃而魚脂更顯誘人;連魚皮、魚肉、魚肚一起吃下去,那種一抹苦味帶點鹹,實在是野炊的無上樂趣。

尤是香魚秋刀,這類當季的白肉魚實在太適合燒烤吃法。

海鮮類其實切記大火直烤,不若肉類,最好的就是用木炭也就是有遠紅外線效果的慢慢烤透,油煙也要少,避免纖細的美味容易流失。



去年去京都買了一個手工編制的「辻和金網」。


我記得那天買好柳櫻園抹茶後往前繼續直走,看著Google Map指引的路線,但附近小巷看似都一樣,而天色已漸暮色,從淺藍變刷淡的深藍,又復一抹一抹加深下去。

正著急著,一右轉就看到一戶用金網編織成招牌的人家,木頭窗格透著彷彿有溫度的光,裡頭有兩人正對坐在塌塌米的兩端,中間儘是散架尚未完成的金屬,那光景如同夢境一般。

京都金網特別之處在於底部有一密織金屬網,可直接放在瓦斯爐上面,將直火透過金網受熱後轉成如遠紅外線的效果,進而烤魚、烤物、烤年糕,很是方便。

惟烤了總會焦,每次洗刷有點費功,後來才想到可以在烤之前先抹層油,不過再繼續研究之後這才發現日本的料理家有用十幾年的,早已往面烏黑,然其日日使用,是非常珍愛的器具。

中華飲食中烤魚少有,原因是河魚多而帶著土味,因此多是香煎、燉煮抑或油炸,而台灣承繼以來料理亦同,泰半也是如此。

每每去日本覺最遺憾之事必定是不能將攤上那一尾尾便宜又好的魚乾帶走;例如這次去箱根,一尾稻取的金目鯛魚乾竟然只要日幣360元,和牠大眼對上的同時,我腦中幾乎已經浮現那烤後噴香的油脂以及口中出現大口扒飯的味道出來。

一尾烤魚、一盤漬物(或白蘿蔔或小黃瓜或漬菜)、一碗味噌湯、一碗飯,這就是最簡單和最基本的日式定食。

這次去東京本來早餐打算都一樣吃飯店附近一家元祖燒牛丼飯。牛五花肉浸泡醬汁後燒烤,五六片堆在飯上,加點生蛋,同樣有湯和免費薑片,只是這次去吃卻覺得味道沒有之前來得好,於是又在新宿南口附近尋找新目標,意外就發現在新宿南口這家業績第一的三角窗藥妝店後面巷子,一家24小時營業的烤魚乾專賣店。




自己吃了一天、第二天帶著家人一起前往。

鮭魚一夜乾、秋刀魚、花魚、關竹莢魚,好想每天早上都這樣吃(宵夜也是很棒。)

(秋刀魚定食)

(花魚)

魚乾要好,脂肪很重要;例如選花魚就要選擇魚肉之間有白白的最好,更不宜過濕過軟表示水份去除不夠,而更重要則是每家使用的鹽湯濃度各有不一,要隨著魚的體型大小以及天氣溫濕度來決定浸泡時間。

魚河岸三代目裡頭則也有提到決定魚乾最重要的因素與其說是日照,其實更重要的是風。先用弱風將水分抽乾、最後再用強風將外表增色,若是只求快速那只是需有其表,不能呈現出魚乾真正的美味來。

發酵、熟成、釀造、風乾...這些世界各地人們原本為了保存食物所發展出來的技法,反而展現了食物的另一種隱藏的美味,更在齒舌咀嚼之間記錄下了歷史(這一段請用舌尖上的中國口白來讀。)

回到新宿的烤魚店,總之很便宜又好吃,店家推薦NO.1的鮭魚一夜乾定食才680日幣,其他的也不超過800日幣。

U字型的吧台,客人分坐兩邊,木造的室內掛著菜單就很有味道;廚師在後面用玻璃隔著的碳爐燒烤著魚、服務生則在一字形的走道上一下點菜、一下加茶、一下結帳、一下將後面廚房做好的餐點送上來,很是熱鬧。


早上來吃的有年輕的上班族、有設計師樣的男生、有一副熬整夜準備吃完回去睡覺的摔角手、但都同樣默默無語很快速的吃完,然後都囊著「ごちそうさん」付錢離開。

對面的男生也是這樣,不過吸引我注意的是他吃烤秋刀魚定食,筷子像是針頭一樣精準的把肉從魚身上挑開再吃,吃到最後魚骨像是標本一樣地漂亮,反觀我自己的魚有點杯盤狼藉,真的是很會吃魚的國家。

說來台灣海域的魚種其實比日本還多,但因為長期大陸型思維的組織影響下,對於台灣周邊海洋的保育不論政策、預算都很不足,民眾對於海洋的利用也很薄弱,毋寧說是只有吃海鮮這回事,不過這又是另一個很值得大家一起研究的故事。




但我的鮭魚烤得簡直像是年糕一樣,一格又一格焦焦酥酥,筷子戳下去破洞流出來的就是魚脂,吃一口就可以扒一大口飯;或沾點淡醬油淋上的蘿蔔泥調整口味,這樣不斷循環的美味,在煙霧繚繞的店裡頭彷彿走入另一個美味的夢境中。

好吃。

------

---------
新宿西口、南口中間的巷子,世界堂那一條巷子走進去,先到大三角窗藥妝店(每月3、10、20號有95折,不過其他時間憑護照也有95折)



右手是藥妝店、左手是早上就有人排隊的柏青哥店直走。



第一個巷口右轉(但巷口這間磯丸水產不好吃)

直走沒多久就可以看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