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食|台中天天饅頭&順咖啡

天天饅頭是像和菓子,我小時候吃到大。順咖啡的老闆說。


走出順咖啡,左轉到較大的馬路再右轉,幾乎一整排早已關門的店鋪前方有著排隊人潮。

有排隊,就對了。

巷口斜前方的十字路口高掛著台中第二市場的招牌,在幽黯的天色中顯得寂寞,只有趁著來回車燈交會閃爍時的照射才能找回一點昔日的黃金風采。



小巷裡一襲塑膠布綁著角,擋風。小小攤位上張貼滿著各家的剪報,褪了色還兀自留著昔日的繽紛。

一個一個手工現做的蛋粉團裹著紅豆泥,在小油鍋中炸著、滾著,變成了金黃脆狀才夠資格出爐,出了爐、瀝了乾,丸子大小的天天饅頭一顆5元,30年來從沒漲價過。


饅頭不只可以夾蛋,饅頭廣泛一點可以是「麵皮裡面包餡的一種點心」。

日本室町時代從唐朝學習新文化的僧侶帶回了饅頭這項食物,同時加以改良變成了日本式的各種「饅頭」和菓子。

諸如:茶饅頭、酒饅頭、栗饅頭、麩饅頭、味噌饅頭等等。

天天饅頭就是標榜日本饅頭,淡甜不膩的好點心。


「我們這個油每半小時就會換一次。」見我一直在旁邊張望,善解人意的阿嬤拉下口罩主動和我攀談。


每半小時喔!?」我的驚訝其來有自。

  1. 天天饅頭是用普通家用鐵鍋裝著約1/3滿的油來炸。容量不深、產量有限,我還在想為什麼不用深一點的鍋子來炸,卻原來是一直要換油還有客人並不一直那麼多。
  2. 油炸最重溫度。油溫不夠就無法短期間將外皮炸酥,太高又會變成焦黑,每換一次油就又得等待油溫恢復,其實很耗時間。

「這樣不就很難賣多?」我自然產生了這個疑問。

「油不換不行啦,否則饅頭上面會沾黑黑的,不好看也不好吃。」

「啊廢油我們就留下來做肥皂。」

「我們這個麵皮可是用鴨蛋去揉的喔!而且是蛋黃很黃那種,飼料吃比較好的喔!」

剛坐下來就加入包饅頭行列的另一位阿桑也開心地和我解說手上的饅頭,指著一盤乾鬆不見顆粒的紅豆餡說。

「這是高雄的紅豆喔,進口的不香啦,這要煮六個小時才會好吃。」

坐在另一旁一個有點耳背的阿公突然抬頭對著眼睛有點發熱的我笑。

「他已經90歲了還是在煮紅豆喔!」


我突然發現自己這些年一直致力於的台灣在地物產卻原來存在這眼前小小攤子裡。

他們從來沒想過偷工減料、不玩弄、不欺騙,即便這裡已經沒落,昔日的車水馬龍只剩下昏暗的燈光和頹乞的磚瓦。

「和以前不能比啦!現在到晚上七點就沒人了,你不要看現在排隊人多,一下子就一個人也沒有。觀光客?觀光客也是有啦,不過像上次來七八個香港客人,一個人買一顆沾一下醬油,還是要靠在地老客人啦。」

老了,走了,不知道還有誰、還有多久。

老客人,能不能一直都有?老客人,能不能越來越多呢?

我嚼著口中熱呼呼的麵皮,裡頭只有自然紅豆甜的內餡,想著想著。

從去年10月直到現在,從想著開始做著。

做著做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