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論|旅人,離開你得到了什麼?


上好友傳給我這則訊息,一個在日本旅館工作的台灣女生張貼她工作的旅館昨日有兩位約莫高中、大學生年紀的旅客入住,跟團。

結果check out後整理房間才發現房間裡頭的紙屏風如照片所示遭到破壞,老闆娘氣到都哭了。

緊接著網路分享威力無法擋,時臨中午該名女生又貼文表示那兩位客人已經聯絡道歉並且願意賠償所有損失,完了。


好了,當然這只不住鄉民的怒氣,非要找出這兩個丟台灣人臉的旅客,然後抽絲剝繭的追究來由,當然我一向對這種態度採取不鼓勵但也不反對的態度,一來這種事情其實很快就會被下一個新聞取代、二來唯有如此才能變成警惕。

只是我唯一在意的事情是往往這類抽絲剝繭其實都只是觀者想要找出一個自己能夠滿意的答案,我們就是不能接受沒有動機的犯罪,我們就是非得安一個罪名,例如家庭不溫暖、爸媽不溝通、教育部長都作弊等等,事實上,我們並非真的那麼在意事實的真相。

但沒有真相,怎麼原諒?

容我再扯遠一下,今早看到江春男先生寫的評論(http://goo.gl/b9QkCx)「納粹利用民族主義的狂熱,對外侵略擴張,對內壓制人權,導致人類浩劫,德國對此戒慎恐懼至今。但是民族情感與生俱來,不可能消失。適量的民族情感有益民族的身心平衡,戰後二十年德國就再度崛起,快速融入國際社會,受到世人的普遍接受,歡迎與敬佩,實在太了不起了。

只是一直攥改教科書、一直假道歉,從來不面對歷史的事實,就造就不了這種全國民眾對於歷史的認知,看看中共的77事變紀念、台灣對於228事件的道歉、日本對於侵略戰爭的忽略,對比德國,這是多麼大的對比。

好了,再講講旅客。

大概是覺得紙屏風就像是我的小時候還有那種投錢就可以戳紙,裡面會有小玩具或者糖果的兌換卷,你恨不得每一個都給它戳破一樣,就像是打電動非得每一樣寶物都拿到手不可的衝動,兩位旅客大概整晚玩得不可開交,做出這種類比腳踏古蹟石碑、單手撐女王頭、國父腳下尿尿的劣質作為。

旅行,除了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之外,其實更應該是主體和客體的交換(什麼東西),意思就是透過「離開」這個動作,去體驗新的自己、對方的用心,最具體的交換莫過於就是吃這件事情。

透過吃,你明白了該地的食材、文化、生活方式,然後帶著這些體驗回家。

傷心咖啡店之歌裡面有一句話:城市不會困住你,只有你自己會困住你自己。

倘若我們的旅行只是依然故我,只是在用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文化試圖套進去你去過的每一個地方、遇過的每一個人,那麼你依舊是孓然一身,你的人生依舊是貧乏的可憐,而最可憐的是你自己還不知道。

而我說的離開,不一定是買張機票、買張高鐵,非得動輒行李、往返數日而謂之;你到一家新的咖啡店、到一家新的餐廳、走在一條新的巷子,總之遠離原來的日常都可以稱作離開。

那麼,你的離開是飽滿了更多回來,還是像這樣傷害了更多而不自知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